4月17日上午,省委常委、市委書記韓立明以“四不兩直”方式,深入棲霞區仙林街道部分社區,圍繞疫情防控和基層治理進行調研座談。她強調,基層治理是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,是應對大戰大考的堅實支撐。要以繡花功夫把各項防控措施落細在社區、落實在基層,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。要持續推動工作重心下移、資源下沉,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,讓“新時代楓橋經驗城市版”的品牌更亮、效果更實。
仙林街道文瀾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原辦公場所過于局促,今年1月韓立明在社區調研時提出要盡快改善條件,更好服務群眾。目前新址正在裝修,預計6月底完工。韓立明查看施工情況后說,黨群服務中心是基層黨建的依托,也是聯系群眾的橋梁。夯實基層基礎,重心要下沉,支持和保障也要下沉。要圍繞便民做好功能布局和設計,強化政治功能、組織功能和服務功能,打造凝聚群眾、服務群眾的共享空間。
仙林街道高校密集,特殊的社會結構對基層治理提出了特殊的要求。在南大和園小區,南京大學拿出1300多平方米場地用于社區建設,街道和社區配套打造了10多個生活、文化、育幼、養老等公共服務場所,校地共同營造了溫馨舒適的社區生活環境。韓立明邊走邊看,向社區工作者表示慰問,詢問他們如何針對居民特點做好管理服務。她說,共建共享是仙林經驗的鮮明特色,要針對駐區單位特點和群眾需求,不斷探索共建新模式,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,努力打造基層治理到底到邊的樣板和示范。
仙林新村是安置房小區,近年來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。在黨群服務中心前的小廣場上,居民正在有序進行核酸檢測。社區一線人員的工作狀態怎么樣?社區在疫情防控中還有什么難題?怎樣把基層治理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成效?帶著這些問題,韓立明與街道和社區工作者、志愿者代表等圍坐在一起,聽他們道心聲、說難處、談建議。
街道和社區負責人說,近期周邊輸入壓力有增無減,基層人員連續奮戰,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都很大。韓立明說,一線人員很辛苦,我們都看在眼里,各級黨組織要加強關心關愛,讓他們輕裝上陣。做好基層防控工作,要深刻理解黨中央確定的總策略和總方針?!皠討B清零”不是追求“零感染”,而是立足抓早、抓小、抓基礎,發現一起及時撲滅一起,堅決守住不出現規模性反彈的底線。只要我們堅決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,把工作落到細處實處,“四早”就有基礎,防控就能主動。
如何強化與高校的聯防聯控,共同織密防控網絡,是街道和社區近期的工作重點。韓立明詳細詢問轄區內高校防控情況以及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。她說,高校和屬地承擔的責任不同,但目標一致,要心往一處想,用共同的行動支撐起防疫大局。針對高校封閉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,要多動腦筋、多想辦法,盡屬地之能,疏解防控難題。
社區負責人結合具體事例,介紹了仙林新村做好群眾工作的有關情況。當年這里曾是上訪高發區,通過辦好一件件惠民實事,現在群眾對社區工作的配合度和滿意度都很高,近期社區組織老年人群疫苗接種得到積極響應,接種率在該區位居前列。韓立明對此表示肯定,要求對好經驗好做法加強推廣。她說,社區工作就是群眾工作,一切為了群眾,一切也必須依靠群眾。只要把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,把群眾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,就能構筑起“真正的銅墻鐵壁”。
調研中,韓立明強調,社區是城市的細胞,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,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前沿和陣地。要充分結合社區實際,統籌駐區單位等各級力量,做好“穿針引線”工作,建強社區防線,使疫情防控工作“重點突出、分類施策、有的放矢、高效推進”。黨建引領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大政治優勢,要不斷總結經驗,持續完善黨組織引領下的社區自治、法治、德治深度融合的工作機制,真正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。
又訊?4月17日晚,韓立明主持召開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體系視頻點調會,市長夏心旻出席。會議強調,要緊盯不斷變化的疫情形勢,準確識變、科學應變,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。突出“嚴、細、實”抓防控,堅持“人、物、環境”同防,進一步加強卡口查驗,加密重點人群和重點區域核酸篩查頻次,全力確保隔離點和定點醫院安全;突出“準、暢、達”抓復蘇,切實保障物流暢通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;突出“快、好、暖”抓引導,關心關愛一線人員,及時回應群眾關切,用更具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措施,凝聚聯防聯控、群防群控的強大合力,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“雙勝利”。
來源:南京市人民政府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