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概況
仙林大學城位于南京紫金山東麓,距離市中心新街口15公里,于2002年1月正式啟動建設,是全國成立較早的大學城之一。目前已匯集了南京大學、南京師范大學、南京中醫藥大學、南京郵電大學、南京財經大學、南京森林警察學院等12所高校和南京國際學校、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等一批知名中小學,在校師生人數約20萬人,地區總人口約40萬,高等教育資源總量約占全省的15%,是江蘇乃至全國重要的高等教育集聚區。
仙林地處寧鎮生態廊道,周邊紫金山、棲霞山、寶華山、青龍山環繞,域內山水城林校交融,綠化覆蓋率超過60%,空氣質量穩居全市前列,自然生態環境優良,人文書香氛圍濃郁,為全市所獨有。
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,南京“東進南延”城市規劃就將仙林定位為重點發展區域。2001年確定的全市“一城三區”城市發展戰略,進一步將仙林確定為南京的三個新市區之一,規劃西起繞城公路,東至棲霞區七鄉河,北起312國道,南至滬寧高速公路,規劃面積約86平方公里,人口60萬,跨越棲霞、玄武、江寧三個行政區,是“以發展教育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”的新市區。新市區以內部東西向的自然山體和南北向的河流分為仙鶴、白象、麒麟、青龍四個片區,分別定位為大學集中區、科技產業區、國際會展區和高尚住宅區。其中北部的仙鶴、白象兩個片區為仙林大學城,規劃面積47平方公里,為新市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優先發展區域。2010年南京城市規劃修編將原來“一城三區”城市發展戰略提升為“一主三副”,并將仙林新市區提升為仙林副城,規劃范圍和建設內容有了新的擴充完善。2018年最新一輪城市規劃,又將仙林定位為南京主城片區。2019年以來,市委市政府實施東部崛起戰略,加快推進紫金山以東地區發展,高質量建設紫東科創大走廊,打造全市“創新引領極”。仙林作為南京東部地區發展最為成熟的區域,又迎來新的戰略機遇。
經過近20年的建設發展,目前仙林已從城市郊區發展成為國內一流的大學城,城市功能品質和科技創新水平也持續提升,逐步實現向科技城轉型發展??萍紕撔鲁尚э@著。整合駐區12所高校和5大科研院所資源,成立仙林科技城發展聯盟,助推南京大學、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2個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落戶建設,建成南大科學園等10多個累計200多萬平方米科創載體,文瀾路創新產業帶形成規模。目前,區內一流學科達18個,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超過200個,兩院院士、國家、省市級各類高層次人才近3000名,成為全市創新名城建設的重要支撐。特色產業初具規模。以萬達茂、金鷹湖濱天地、蘇寧廣場、德基綜合體為龍頭,以高端商貿、總部企業為主的仙林商業中心形成集聚效應;立足高校資源,引入中電28所等一批科研項目,初步形成環高校知識經濟圈;依托生態和醫療科研資源,集聚了泰康國際醫學園區等5個康養項目,“醫教研康養”一體的靈山-龍王山大健康特色產業帶成為全市亮點。功能品質不斷優化。省廣電、省中醫院、地中海俱樂部等一批龍頭配套和國際化項目相繼投用和建設,引入金陵中學、南師附中等名校資源辦學,助力南京國際學校、貝賽斯國際學校建設發展,推動5條斷頭路貫通和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完善,仙林已成為紫東地區公共配套最優質、人口吸引力最強的區域。生態優勢持續彰顯。持續美化仙林大道等主次干道綠化景觀,實施龍王山等山體修復治理和河湖水系整治,高標準建成仙林湖公園、羊山湖公園等山水休閑場所,實現從“有山有水”向“青山綠水”、“親山近水”轉變。